论语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并赏析


1. 论语经典语句赏析 够好的话,一个就够


《论语》蕴含着朴素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堪称中国人的圣经。

(一)论学篇 一个人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必须不断地增进知识和技能,而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唯有学习、摸索。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只要对真理、信仰有发自内心的迫切追求,什么时候追求到都会欣慰不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师引导的前提是什么?是学生充分准备、积极思考、产生求知的欲望,否则,教师如何启发也无济于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与不竭的动力,事业、生活亦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静静地读几本书,听听父母的唠叨、师长的教诲呢?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的学问造诣与人生修养,让他永远快乐,永远年轻。 (二)励志篇 许多人衣食无忧,却最终一无所成;孔子穷困半生,却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年以至更远。

为何?因为孔子懂得励志:既勉励自己,又激励他人。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应有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同学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业精进,全面成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为理想奋斗的征途中,坚忍不拔之志比经天纬地之才更为重要。

(三)处世篇 无论古今,“处世”都是一门学问,学会处世都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具备的能量,既可以温暖自己,又可以照耀他人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人先正己,领导、师长的表率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既然已失去了往昔,那就想办法去赢得未来吧! 言必信,行必果。

这只是孔子心目中“士”的第三等标准,但要达到这个并不很高的层次对许多人来说也是考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关键在于你是金子吗?如果不是那还等什么?快点努力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原来辩证法早就有了。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时我们从改过自新中汲取到的财富比成功都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省”事实上就是举起了自我解剖的刀,敢于自省者有大智、有大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选择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受他们的影响熏陶,自己的思想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四)识人篇 识人确实不易,要有火眼金睛。因为有些人善于伪装自己, 在伪装的外表下, 一颗什么样的心,万分难测。

但孔子其实早就告诉了我们识人的准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荀子说:“言无常信,唯利所在,可谓小人。”我不禁想:人类失去诚信,世界将会怎样?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地与文采内外统一,不可或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拥有高远的智慧、良好的心态,必然襟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必然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成人之恶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敢苛求成人之美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保持自我的人格、个性、见解与空间而非一味求同,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思维活跃,如水般灵动;仁者品德宽厚,如山般沉稳。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为什么“仁者不忧”呢?一个仁德的人,心胸坦荡,不会为个人的得失忧虑。但有时正因为他仁德,他才会有常人不会有的忧虑,即“先天下之忧而忧”。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临生死考验,宁可为仁义而舍弃生命。

它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正义献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赞扬伯夷、叔齐兄弟让位,他们的行为才真正符合礼的标准。

可惜历史上更多的是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啊!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这是孔夫子对弟子的难得褒奖。

是啊,为了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人总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五)述评篇 《论语》表述三言两语,内容丰富多彩。孔夫子在政治、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或许也应该是现在文学创作的准则吧。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为什么中国人凡事都喜欢折中,原来中国自古就有中庸思想,就连哀与乐都不可过分。


2.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有哪些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很多,以下列举5条: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求富有哲理的句子或一段话并赏析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每一天睁开眼看你和阳光都在,那就是我所要的未来---萧亚轩

美丽让男人停下,智慧让男人留下。

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说明她是有个好儿子,如果换了我,搬一百次家也没用!

明白你惯了,惯了甘于软弱,然后自骗是你,执着---张柏芝

明白小小的失恋不害人,更加添我成熟感---twins

明星脱一点就能更出名,我脱的光光的却被抓起来了!

明星脱一点就能更出名,我脱的光光的却被抓起来了!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某女的一篇博客日记:某月某日,大醉而归,伸手一摸——手机和贞操都在,睡觉!

哪个人没有遗憾藏心底,不如让它永远是秘密---萧亚轩

那誓言和时间比要怎么赢---s。h。e

男人都好色,色心稍强一点叫**,再强一点叫色鬼,更加强就叫色魔,尤其强那就成了**色魔,好色到了极致,被称作人体美学艺术家。

男人偷腥时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

男人膝下有黄金,我把整个腿都切下来了,连块铜也没找着!

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4. 我要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风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渲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5. 《论语》五十个句子赏析


《论语》五十个句子赏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9、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翻译: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

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译: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

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翻译: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天气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 24、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颜渊问仁是什么。

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


6. 谁能帮忙赏析<论语>中的一句比较有哲理的话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我读到了《论语》下面的两段话: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是微言大义,很少重复,但是这两句相近的话却提了两遍。可见重视实践,戒除浮夸,是孔子非常重视的原则。它关系到人的品行,修养。扩而言之,也关系到国运兴衰。

两晋尚玄谈,吃药行散,扪虱而谈成为时尚,士大夫多蹒顸之辈,导致五胡乱华,先后十九国并立,中原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宋明兴起理学、心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之类,其实也是脱离现实,空谈误国。宋是最苟且偷安的一个朝代,明是最黑暗龌龊的一个朝代,文化之虚浮,难辞其责。

清朝在文字狱的压迫下,一帮文人皓首穷经,在故纸堆里做考据,讲训估,为一个字争来争去,其实脱离了文化的本意,落于琐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浮华。中华文明之源那么大气辉煌的文化,被这些学究们弄得气息奄奄,真是可哀。

直到清末学者王夫之,顾炎武提出学问为“经世致用”,重实践,戒浮夸的文化传统才得以回归。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不管是为民族前途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哪个不是坚定的探索者,实践者。

毛主席也非常欣赏“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他给孩子一个起名李敏,一个起名李讷,就是取自这句话。

我又记起了中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叫陶行知。行知,这两个字就道尽了了人生的真意义。

在鲁迅先生的《过客》里,那衣衫褴褛的行者没有太多的话,他只是昂了头,奋然向前走去。


7. 论语的句子赏析100字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件很高兴的事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更有危险了.”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地方.”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会有我可以学习知识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对于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其实把现实中的‘仁’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坚持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秋后落叶的.”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